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人们对运动体验有了更高要求,传统老旧场馆因功能单一、配套设施欠缺、服务体验低下,客流量普遍偏低,加之缺乏有效的经营手段,不少场馆目前濒临亏损,严重影响了体育产业发展。
因此除了场馆基础功能的扩建、改造之外,数字化、智慧化已是大势所趋,“智慧化”体育场馆必将成为各体育场馆全力打造的新方向。
体育场馆演进历程
01.传统体育场馆时代(2001年以前)
在2001年以前,我国体育场馆处于传统时代,体育场馆功能单一,只能满足体育赛事及健身运动的基本需求,服务模式粗放。普遍面临利用率低、效益提升困难、民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。
02.综合体育场馆时代(2001年-2009年)
2001年,北京在五个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,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,随之也拉开了我国综合体育场馆发展的序幕。体育场馆能够实现多功能体系的专业化服务,服务对象转变为政府及社会双重发展,能够提供线上订票、论坛互动等服务。
03.智能体育场馆时代(2009年-2020年)
2009年,住建部发布了《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》行业标准,标志着我国智能体育场馆时代的开启。体育场馆开始初步运用BIM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,场馆运营效率提高,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场馆服务。
04.智慧体育场馆时代(2020年以后)
以承办冬奥会、亚洲杯等国际赛事为契机,在科技、绿色、智慧等理念下,一批新建大型体育场馆更加人性化,更加注重科技和效率。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场馆系统建设模式从分散走向集中,标志着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建设时代的开启。
(我国体育场馆发展路径)
智慧场馆重塑未来运营生态
01.以用户为中心,全面拓展服务能力
数字经济时代,场馆运营方将以用户为中心去构建场馆服务体系,包括推进身份识别、线上线下服务便捷化,提供体育监测数据、回放、专属报告等记录,增加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,从而将用户引导再次参与,形成良性循环。
02.数字技术助力场馆效益提升
布设高速无线网络、人脸识别闸机、智能灯控等设备,使场馆能够迅速监测并进行有效反馈。利用场馆运营管理系统、客户终端APP 等,整合数据形成用户画像,利于场馆进一步策划后续增值服务。
03.体育场馆智慧化生态网络愈加健全
智慧平台能够最大程度优化体育场馆的服务资源、功能资源,构建体育场馆智慧化产业链,在智慧场馆这一空间载体中,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可以便捷流通于生产者、管理者、消费者、及其他相关者之间,形成互惠共存、多赢共享的生态格局。